《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麵對外貿下行壓力,近期多個(ge) 部門接連出台穩外貿政策,在為(wei) 企業(ye) 減負的同時,支持企業(ye) 創新發展。接下來,回應外貿企業(ye) 需求,相關(guan) 部門還將在便利跨境商務人員往來、支持企業(ye) 境內(nei) 外參展營銷、提升外貿金融服務水平等方麵出台更多舉(ju) 措,為(wei) 企業(ye) 開拓市場保駕護航。接受記者采訪的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和企業(ye) 紛紛表示,企業(ye) 是外貿發展的有生力量,針對性舉(ju) 措的出台將有效激發企業(ye) 幹勁,增強中國外貿內(nei) 生動力。
上海協調推進區港一體(ti) 化發展,將長江沿線和長三角沿海港口納入“聯動聯卸”作業(ye) 範圍,每個(ge) 標箱貨物節約物流成本100-400元;重慶率先采用鐵路專(zhuan) 用運輸車進行整車運輸,單次運量較傳(chuan) 統集裝箱提升1.5倍,可為(wei) 企業(ye) 降低約15%的成本;進一步清理規範進出口環節合規費用,據不完全統計,今年1-7月,寧波、上海、深圳等沿海口岸已經實現定向降低國際航行船舶引航(移泊)費用約1.5億(yi) 元,為(wei) 企業(ye) 減負增效……在8月31日的發布會(hui) 上,海關(guan) 總署給出上述數據。
記者獲悉,此前海關(guan) 總署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部門,在12個(ge) 省市17個(ge) 口岸城市集中開展為(wei) 期5個(ge) 月的2023年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zhuan) 項行動。以上便是該行動的階段性成效,也是我國促外貿保穩提質政策舉(ju) 措效果的縮影。
急企業(ye) 之所急,更多舉(ju) 措還在及時出台。以應對自然災害為(wei) 例,今年第5號台風“杜蘇芮”影響範圍廣、破壞威力大,造成我國部分企業(ye) 停工停產(chan) 、受損嚴(yan) 重。麵對災情,中國貿促會(hui) 快速反應,幫企業(ye) 所急、辦企業(ye) 所需,7月30日聯動全國貿促係統下沉一線、多措並舉(ju) ,尤其是在福建、河北、北京等受災嚴(yan) 重地區,及時推出與(yu) “杜蘇芮”台風相關(guan) 的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服務。
在8月30日的發布會(hui) 上,中國貿促會(hui) 新聞發言人孫曉介紹,截至8月24日,全國貿促係統為(wei) 企業(ye) 免費出具與(yu) “杜蘇芮”台風相關(guan) 的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書(shu) 共計14份,涉及合同金額約5363.7萬(wan) 美元,有效幫助受災企業(ye) 正確援引不可抗力條款,降低減免違約責任,維護了企業(ye) 自身合法利益。
多重政策舉(ju) 措支持下,我國外貿頂住壓力實現平穩發展。8月31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回答《經濟參考報》記者提問時表示,今年以來,在國際市場需求回落的大背景下,1-7月我國進出口以人民幣計增長0.4%,總體(ti) 實現平穩運行,展現較強韌性,內(nei) 生動力持續增強。
其中,外貿企業(ye) 數量增多、活力增強。“廣大企業(ye) 主體(ti) 是外貿發展的基石。”束玨婷說,今年1-7月,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ye) 超過55萬(wan) 家,同比增長5.1%;民營企業(ye) 47.8萬(wan) 家,占比超過八成,持續發揮外貿“穩定器”的作用。廣大經營主體(ti) 堅持苦練內(nei) 功,通過加大研發投入、專(zhuan) 注細分市場、整合產(chan) 業(ye) 資源、建立數字化供應鏈等,抓機遇謀發展,展現出強大韌性和創造力。
不過,接下來外貿壓力依然不減。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李興(xing) 乾在此前的國新辦發布會(hui) 上表示,外貿確實麵臨(lin) 很多不確定、不穩定和難預料的因素,經濟因素和非經濟因素相互交織,形勢極為(wei) 嚴(yan) 峻。他指出,一方麵,全球經貿增長乏力;另一方麵,非經濟因素的幹擾在上升。企業(ye) 反映,個(ge) 別國家將貿易問題政治化,導致訂單和產(chan) 能被迫向外轉移,損害的是供采雙方的經濟利益。
麵對這一形勢,更多舉(ju) 措還將出台。記者獲悉,接下來,商務部將繼續和外交部、民航局、移民局等部門密切協作,共同努力推動中外航空公司複航增班,提供更為(wei) 便利的進出境簽證服務;辦好進博會(hui) 、廣交會(hui) 、服貿會(hui) 等重要展會(hui) ,加大對外貿企業(ye) 人員境外參展、開展海外營銷的支持力度;加大對外貿企業(ye) 特別是中小微企業(ye) 出口信貸支持力度,擴大出口信用保險承保規模和覆蓋麵。
另外,商務部近期還將陸續出台提升加工貿易發展水平、促進新能源汽車貿易合作等專(zhuan) 項政策措施,全力推動進出口促穩提質。
政策利好也進一步提升了外貿企業(ye) 幹勁,積蓄著我國外貿穩中提質的力量。8月31日,山西嘉世達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牛立群正帶領團隊赴德國參加柏林國際消費類電子展覽會(hui) 。他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說:“在出入境越來越方便的情況下,我們(men) 帶著全新升級的產(chan) 品,積極走出去尋找更多機遇。”
與(yu) 此同時,嘉世達團隊還在積極準備參與(yu) 即將於(yu) 10月中旬在廣州開幕的第134屆廣交會(hui) 。牛立群介紹,在上半年的133屆廣交會(hui) 上,公司對接了600多個(ge) 意向客戶,比前幾年增長了8倍左右,拓展了南美、歐洲等市場。“這次我們(men) 將帶去最新研發的擦窗機器人,擦拭速度將是市麵上同類產(chan) 品的2倍,爭(zheng) 取有更大的收獲。”
在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龐超然看來,未來一段時期,我國對外貿易穩增長麵臨(lin) 的壓力仍然存在,但隨著各項政策持續發力,企業(ye) 活力不斷增強,外貿整體(ti) 競爭(zheng) 力還將持續提升。“長期來看,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變,外貿發展促穩提質仍具備堅實的發展基礎。”(記者 王文博 實習(xi) 生 萬(wan) 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