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安全生產(chan) 委員會(hui)
關(guan) 於(yu) 推動建立完善生產(chan) 經營單位
事故隱患內(nei) 部報告獎勵機製的意見
安委〔2024〕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安全生產(chan) 委員會(hui) ,國務院安委會(hui) 各成員單位,有關(guan) 中央企業(ye) :
為(wei) 充分調動生產(chan) 經營單位負責人和從(cong) 業(ye) 人員雙方積極性,提升從(cong) 業(ye) 人員愛企如家的強烈安全意識,深化事故隱患排查治理,促進安全生產(chan) 主體(ti) 責任落地落實,有效防範遏製事故發生,根據安全生產(chan) 法等規定,經國務院領導同誌同意,現就推動建立完善生產(chan) 經營單位事故隱患內(nei) 部報告獎勵機製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ti) 要求
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安全生產(chan) 重要論述,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wei) 主,按照安全生產(chan) 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總體(ti) 要求,推動建立完善各行業(ye) 領域生產(chan) 經營單位事故隱患內(nei) 部報告獎勵機製,促進生產(chan) 經營單位自覺主動、動態性開展事故隱患自查自糾,構築安全生產(chan) 領域的“人民防線”。
2025年6月底前,推動煤礦、非煤礦山、石油天然氣開采、化工(含石油化工)、醫藥、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交通運輸(含道路、鐵路、民航、水上交通運輸、城市軌道交通)、建築施工(含隧道施工)、民用爆炸物品、燃氣、漁業(ye) 船舶、工貿、電力等重點行業(ye) 領域的生產(chan) 經營單位建立並實施事故隱患內(nei) 部報告獎勵機製;2025年底前,推動其他行業(ye) 領域生產(chan) 經營單位建立並實施事故隱患內(nei) 部報告獎勵機製。
二、主要任務
各地、各有關(guan) 部門推動建立完善生產(chan) 經營單位事故隱患內(nei) 部報告獎勵機製,要重點突出以下方麵:
(一)明確報告內(nei) 容。鼓勵生產(chan) 經營單位從(cong) 業(ye) 人員重點報告以下情況:
1.人的不安全行為(wei) 。包括從(cong) 業(ye) 人員違反安全規章製度的行為(wei) 、不執行安全生產(chan) 指令、不正確使用個(ge) 人勞動保護用品;管理人員違章指揮、擅自變更安全工藝和操作程序、指揮未經安全培訓的勞動者或無相應資質人員作業(ye) 等。
2.設施設備的不安全狀態。包括未按相關(guan) 規範標準設置安全警示標誌;安全設備的設計、製造、安裝、使用、檢測、維修、改造和報廢,不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ye) 標準;未對安全設備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yang) ,並定期檢測;關(guan) 閉、破壞直接關(guan) 係生產(chan) 安全的監控、報警、防護、救生設備、設施,篡改、隱瞞、銷毀相關(guan) 數據、信息等。
3.環境的不安全因素。包括作業(ye) 場所未依法辦理相關(guan) 審批或許可,對作業(ye) 場所風險評估不足,未對作業(ye) 場所進行風險監測並設置有效的安全保障,對作業(ye) 場所事故隱患整改不到位;進行爆破、吊裝、動火、臨(lin) 時用電以及其他危險作業(ye) ,未按規定落實安全措施等。
4.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包括未按規定排查整治本單位重大事故隱患;未建立和落實本單位全員、崗位安全生產(chan) 責任製和操作規程,未製定並實施本單位安全生產(chan) 教育和培訓計劃、生產(chan) 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未開展應急演練;特種作業(ye) 人員未持證上崗;將生產(chan) 經營項目、場所發包或者出租給不具備安全生產(chan) 條件或者相應資質的單位或者個(ge) 人;轉包和違法分包施工情形,以及外包作業(ye) 安全管理方麵存在的問題隱患等。
鼓勵生產(chan) 經營單位從(cong) 業(ye) 人員在報告事故隱患的同時,提出整改的合理化建議。本意見中從(cong) 業(ye) 人員是指該單位從(cong) 事生產(chan) 經營活動各項工作的所有人員,包括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各崗位工人,也包括生產(chan) 經營單位臨(lin) 時聘用的人員和被派遣勞動者。
(二)明晰報告途徑。推動生產(chan) 經營單位明確受理從(cong) 業(ye) 人員報告事故隱患的單位和人員,靈活采用微信小程序、電話、電子郵箱等多種受理方式並在醒目位置向全員公示,簡化報告程序、暢通報告渠道,讓從(cong) 業(ye) 人員清楚“向誰報告、怎樣報告”。
(三)認真核查整改。對從(cong) 業(ye) 人員報告的事故隱患,生產(chan) 經營單位負責人要及時與(yu) 報告人員溝通、商研並組織核查,核查屬實的要立即整改;無法立即整改的,要建立台賬實行閉環管理,切實做到責任人、措施、資金、期限和應急預案“五落實”,嚴(yan) 密防範事故發生。
(四)落實獎勵資金。推動生產(chan) 經營單位按照《企業(ye) 安全生產(chan) 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規定,落實從(cong) 業(ye) 人員報告事故隱患的獎勵支出。
(五)及時實施獎勵。推動生產(chan) 經營單位對從(cong) 業(ye) 人員報告的事故隱患及時進行獎勵,要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相結合,鼓勵“小隱患小獎,大隱患大獎”,對報告重大事故隱患等突出問題的予以重獎。
(六)加強正向激勵。加強生產(chan) 經營單位報告事故隱患從(cong) 業(ye) 人員合法權益的保護,結合實際,對事故隱患報告工作開展較好的單位和個(ge) 人,推動在業(ye) 績考核、評優(you) 評先及人員獎勵、晉升等方麵予以傾(qing) 斜,強化激勵引導。
(七)注重結果運用。注重加強對從(cong) 業(ye) 人員報告隱患情況的分析,舉(ju) 一反三研判現場管理、責任落實、設備設施、工藝技術等方麵存在的問題,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加以改進,不斷提高安全生產(chan) 水平。
(八)強化宣傳(chuan) 引導。加強事故隱患內(nei) 部報告獎勵工作的宣傳(chuan) ,提高從(cong) 業(ye) 人員發現問題和解決(jue) 問題的強烈意願和能力水平;要強化培訓,提升從(cong) 業(ye) 人員對本單位、本崗位安全風險和事故隱患的辨識能力。
三、推動措施
廣大從(cong) 業(ye) 人員處於(yu) 生產(chan) 經營活動的第一線,具有第一時間發現報告事故隱患的便利條件和優(you) 勢。實行生產(chan) 經營單位事故隱患內(nei) 部報告、內(nei) 部處理,內(nei) 部問題、內(nei) 部解決(jue) ,有利於(yu) 構建和諧勞動關(guan) 係,促進生產(chan) 經營單位負責人與(yu) 從(cong) 業(ye) 人員同頻共振、同向發力,及時消除影響安全生產(chan) 的突出問題隱患。各地、各有關(guan) 部門和單位要切實把推動建立完善生產(chan) 經營單位事故隱患內(nei) 部報告獎勵機製作為(wei) 新時代加強改進安全生產(chan) 工作的創新性、改革性舉(ju) 措,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推動力度。自2025年起,將建立完善生產(chan) 經營單位事故隱患內(nei) 部報告獎勵機製情況和實施效果,納入年度安全生產(chan) 考核巡查內(nei) 容。各有關(guan) 部門要按照“三管三必須”原則,抓好本行業(ye) 領域實施工作,加強督促指導和統計分析,注重示範帶動,確保取得實實在在效果。
國務院安全生產(chan) 委員會(hui)
2024年7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