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前,追尋晨曦的車馬。我喜歡行走穿梭在早晨的車水馬龍中,讓美景在曆數在眼中蜿蜒展開,我也熱愛在繁華的街道上駐足停留,欣賞初陽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忙碌的生活節奏。
清晨出門,走一路全是美景,草色清脆欲滴,陽光微照溫度剛好。我常常會(hui) 遇到那些熟悉的麵孔,或是昨天,或是前天,特別是那個(ge) 大約隻有十三四歲的小女孩她總是獨自騎車去學校,不論天氣如何。每當我看到她總會(hui) 想起自己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那時上小學的我也是一個(ge) 人獨自步行去上學。
初秋的清晨,微風拂過臉頰,空氣清新宜人。這樣的時候我總是喜歡早起,因為(wei) 這時的道路上幾乎沒有什麽(me) 行人,隻有陽光透過樹葉酒落在地上,營造出一種寧靜祥和的氛圍。有時候,我會(hui) 在路口遇到一行穿著榆林高新一中校服的學生背著書(shu) 包騎著自行車,他們(men) 就像是剛剛升起的太陽,充滿活力、鬥誌品揚,我真想把他們(men) 騎車的身影和陽光一起記錄下來,將這美好的瞬間永遠定格。在過十字路口的人行洪流中,我看到了年輕人的急切,中年人的謹慎,老年人的悠閑。
路上總能看到一位老者,他已經75歲了,前年的時候我遇到他跑步問他,“您高壽啊?”他說,“沒有沒有。我才72。”按照中國人現在平均78歲,他確實也不算高齡。每天在我步行的那個(ge) 公園周圍,看他跑到已有幾年了,風姿颯爽、步伐矯健。近幾年的,我總是夠看到他,他的家聽說就住在附近,在我步行上班這幾年,每次都能遇到他。我真的相當佩服這位老人的毅力,他每天都要跑10公裏,按照這個(ge) 裏程計劃,他這幾年在公園跑步的步程,幾乎都能到西安轉幾圈了。他每天這麽(me) 早起,跑得那麽(me) 漫長的路程,到底是一種什麽(me) 樣的信念和力量支撐著他早起。
我又想起我家老爺子。幾十年以前,我爸還是孩子的時候,買(mai) 醋和醬油日常這些東(dong) 西,都需要從(cong) 我娘家跑到西安鍾樓,西安鍾樓離我家大概有30公裏的樣子。小時候,路上也沒有人,他從(cong) 淩晨4、5開始出發,下塬、過河、入城,買(mai) 了醋,再出城、過河、上塬,一天來回下來就是大約有公裏60公裏,大約晚上6、7點才能到家。除了中午坐下來吃些幹糧,其餘(yu) 時間都在趕路。在那個(ge) 物質匱乏的年代,要在西安步行打一回醋或醬油,那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到了現在,我爸今年都73歲了,每天仍不知疲倦早上3、4點鍾起床去西安城裏打零工。他經常說,子女也有子女的生活,他能幹動的話,他就自己幹,加上部隊發的撫恤金,父母每一月有1000多塊的收入,他說夠他們(men) 老兩(liang) 口花銷了,讓我們(men) 好好工作不要擔心他們(men) 。
我時候感覺我活得太幸福,父母健在、家庭和睦,孩子學習(xi) 不算太好,但能知道父母辛苦。有的時候真希望時間能停下來,然而時間終究不過抵不過現實,隻有那悠長的回憶,能在心中留下深深烙印,細細品味生活中的喜怒哀樂(le) 、酸甜苦辣。 |